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动脉瘤如何预防

2025.08.11 14:18

颅内动脉瘤的预防需从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定期体检筛查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重要风险因素。长期血压过高会使血管壁承受过大压力,增加动脉瘤发生的可能性。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日常生活中减少盐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血压平稳。

2.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动脉瘤风险。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酒精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加重血管负担。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有效降低动脉瘤的发生概率。

3.保持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护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瘤风险。建议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蛋白质,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适量补充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和坚果,有助于保护血管健康。

4.避免剧烈情绪波动:情绪剧烈波动可能导致血压骤升,增加动脉瘤破裂的风险。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紧张或愤怒,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调节情绪。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应学会合理释放压力,减少对血管的负面影响。

5.定期体检筛查:对于有家族史或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至关重要。通过影像学手段可早期发现动脉瘤,及时干预。建议40岁以上人群或有相关症状者定期接受专业检查,防患于未然。

预防颅内动脉瘤需结合多方面措施,但并非所有风险均可完全避免。若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调整对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