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息肉是怎么查出来的

2025.02.15 09:45

肠息肉可通过肠镜检查、直肠指诊、钡灌肠造影、CT结肠成像、粪便潜血试验查出来。具体分析如下:

1.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诊断肠息肉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能够清晰地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包括息肉的大小、形状、位置、数量等。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直接看到息肉,并可对可疑息肉进行活检,确定息肉的病理类型,是良性还是恶性,对于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有关键意义。

2.直肠指诊:直肠指诊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初步检查方法。医生通过手指触摸直肠壁,可以发现距离肛门较近的直肠息肉。虽然只能检查到直肠下段的部分,但对于低位直肠息肉的发现有一定价值。如果在指诊过程中感觉到直肠内有肿物、隆起或质地异常的组织,就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为息肉。

3.钡灌肠造影:钡灌肠造影是将钡剂灌入肠道后,通过X线检查来观察肠道轮廓的一种方法。如果肠道内存在息肉,钡剂在息肉部位会出现充盈缺损,从而提示息肉的存在。不过,这种方法对于较小的息肉可能会漏诊,而且不能直接观察息肉的表面形态,也无法进行活检。

4.CT结肠成像:CT结肠成像也称为虚拟结肠镜检查。利用CT扫描技术对结肠进行成像,可以显示肠道内的息肉等病变。这种方法相对无创,患者的耐受性较好。但是,对于微小息肉的检测灵敏度不如肠镜检查,并且如果发现息肉,也不能直接进行活检。

5.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间接的检查方法。肠息肉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少量出血,血液混入粪便中,通过检测粪便中的潜血情况,可以初步判断肠道是否存在病变。如果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肠息肉、肠道肿瘤等疾病,需要进一步进行肠镜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在进行肠息肉检查时,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检查前需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好肠道准备,如禁食、服用泻药等,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不要过度紧张,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