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出血性脑血管病都有哪些

2025.08.11 14:18

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室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脑出血: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直接进入脑组织,常见于高血压或血管畸形。症状包括突发头痛、偏瘫、意识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出血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区或丘脑,需及时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以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为主,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2.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典型表现为剧烈头痛、颈强直、呕吐,部分伴有意识丧失。诊断依赖头部CT或腰椎穿刺。早期干预可预防再出血,需绝对卧床并尽早处理病因。

3.硬膜下血肿:多因外伤导致桥静脉撕裂,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急性者症状进展迅速,表现为头痛、嗜睡甚至昏迷;慢性者多见于老年人,症状隐匿。CT显示新月形高密度影,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引流或保守治疗。

4.硬膜外血肿:头部外伤引起脑膜中动脉破裂,血液聚集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典型表现为昏迷-清醒-再昏迷,CT可见梭形高密度影。病情凶险,需紧急手术清除血肿以降低颅内压,延迟处理可能致命。

5.脑室出血: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多为继发性出血。症状包括突发昏迷、高热、瞳孔变化,预后较差。CT可见脑室内高密度影,治疗需结合脑室外引流和药物降低颅内压,同时处理原发出血灶。

出血性脑血管病起病急骤,预后与救治时机密切相关。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检查。控制高血压、避免头部外伤是重要预防手段,康复期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