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医院怎样治疗便秘

2025.01.11 12:10

医院治疗便秘通常采用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灌肠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是治疗便秘的基础。包括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像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喝1500-2000mL的水,可使粪便松软易于排出。规律的运动也非常重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刺激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较为常见的手段。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聚卡波非钙等,可增加粪便中的水分,增大粪便体积。渗透性泻药像乳果糖、聚乙二醇等,能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吸收水分,使粪便软化。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等,可刺激肠壁蠕动,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肠道功能紊乱。

3.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适用于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通过仪器将患者的生理活动信息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患者根据这些信号学会控制自身的生理活动。例如,患者可以学会正确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协调腹部和盆底肌肉的运动,从而改善排便功能。这种治疗方法需要患者积极配合,经过多次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灌肠治疗:灌肠治疗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方法。当便秘严重,粪便干结难以排出时可采用。常用的灌肠液有生理盐水、肥皂水等。灌肠液通过肛管注入直肠,可软化粪便、刺激肠道蠕动,从而促进粪便排出。但灌肠治疗不能长期频繁使用,以免影响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

5.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如存在肠道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例如,对于严重的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等引起的便秘,可通过手术修复直肠的解剖结构来改善排便功能。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需要谨慎评估。

在治疗便秘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如果采用药物治疗,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加重便秘症状。如果便秘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腹痛、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