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自愈率高吗

2024.08.29 16:46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自愈率相对较高。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通常是由于一些疾病因素导致肠道黏膜受损,使乳糖酶活性暂时下降而引起。当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和恢复后,肠道黏膜也会逐渐修复,乳糖酶活性往往能够逐渐恢复正常,从而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也会随之改善甚至消失,所以其自愈率是比较可观的。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患儿或成人,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通过少量多次摄入含乳糖的食物,让肠道逐渐适应,同时配合补充益生菌等措施,来帮助肠道功能的恢复。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能需要暂时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以减轻不适症状,待肠道恢复后再逐渐尝试重新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对于肠道功能的恢复以及整体健康都非常重要。在恢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确保身体能够顺利康复,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在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和合理调养的情况下,通常能够较好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