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如何判断月经结束

2025.10.14 15:12

月经结束的判断依据包括观察出血量明显减少或停止、使用卫生用品时无新血迹、伴随症状如腹胀或腰酸缓解、周期规律情况下达到平时经期天数以及宫颈黏液由稀薄转为稠厚。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出血量明显减少或停止:月经初期出血量较多,后期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若连续数小时无出血或仅有点滴褐色分泌物,通常提示月经进入尾声。此时可改用护垫观察,避免过早判断导致遗漏后续少量出血。

2.使用卫生用品时无新血迹:更换卫生巾或棉条后未发现新鲜血液,且表面仅残留少量陈旧性褐色分泌物,说明子宫内膜已基本完成脱落。需注意区分残留分泌物与新鲜出血,后者可能提示异常。

3.伴随症状如腹胀或腰酸缓解:经期常见不适症状多由前列腺素分泌引起,随着月经接近结束,激素水平回落,症状逐渐减轻。若不适感消失且无其他异常,可辅助判断月经周期结束。

4.周期规律情况下达到平时经期天数:女性经期通常持续3-7天,若既往周期规律且当前出血天数与以往相符,后期出血量符合递减趋势,可视为正常结束。需结合个体差异综合判断,避免机械对照天数。

5.宫颈黏液由稀薄转为稠厚:经期宫颈黏液因血液混合呈现稀薄状态,结束后逐渐恢复稠厚、拉丝度低的特征。此变化反映雌激素水平回升,可作为间接判断依据,但需结合其他症状观察。

月经期间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或盆浴。如出现异常出血、持续腹痛或周期紊乱,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日常记录经期变化有助于掌握自身规律,减少误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