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怎样检查

2025.10.09 17:1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查主要通过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和肝脏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

血液检测是诊断的核心方法,包括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和肝功能评估。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可明确感染状态,区分急性或慢性感染。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能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指导抗病毒治疗决策。肝功能检查如ALT、AST、胆红素等指标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甲胎蛋白AFP检测有助于筛查肝癌风险。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可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发现肝硬化、肝纤维化或占位性病变。肝脏弹性检测FibroScan能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必要时,肝穿刺活检可提供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准确病理学依据。

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确保血液检测结果准确。有出血倾向者应谨慎选择肝穿刺。孕妇进行影像学检查需避免辐射风险。定期随访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变化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携带者或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防止加重肝脏负担。检查结果应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早期诊断和规范管理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