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怎么判断得了慢性咽炎

2025.10.20 17:59

慢性咽炎常见判断依据包括咽部异物感或灼热感持续超过3个月、晨起频繁恶心干呕、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咳嗽无痰且夜间加重、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1.咽部异物感或灼热感持续超过3个月:慢性咽炎典型表现为咽喉部持续存在类似毛发黏附的异物感,或出现灼烧样不适。症状在空咽时尤为明显,饮水或进食可暂时缓解。部分患者伴随咽喉干燥紧绷,需反复清嗓,但无法彻底消除不适感。症状持续时间是区分急性炎症的关键指标。

2.晨起频繁恶心干呕:由于夜间咽部分泌物滞留刺激,患者晨起时常出现反射性干呕,尤其刷牙时易触发。咽部黏膜敏感性增高,轻微刺激即可引发恶心反应,但无实际呕吐物排出。该症状需排除胃肠道疾病因素。

3.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专科检查可见咽后壁黏膜充血,散在或融合的淋巴滤泡呈颗粒状隆起,严重时形成红色斑块。黏膜表面可能附着黏稠分泌物,部分患者伴随咽侧索增厚。这种病理改变是慢性炎症的客观体征。

4.咳嗽无痰且夜间加重:特征性表现为阵发性干咳,无下呼吸道感染依据。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咳嗽反射敏感,平卧时咽部分泌物倒流进一步刺激咳嗽。咳嗽持续时间长且抗生素治疗无效,需考虑慢性咽炎可能。

5.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明显:辛辣、过冷过热或油炸食物会直接刺激受损黏膜,立即诱发或加重咽痛、瘙痒等症状。部分患者对调味品敏感度显著增高,甚至正常饮食也会引发不适,这种反应性与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有关。

确诊需结合症状与专科检查,避免自行用药。保持室内湿度,减少烟酒刺激,注意口腔卫生。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评估黏膜恢复情况,症状持续加重需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