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中医该如何治疗便秘

2024.12.29 15:34

中医治疗便秘可从调整饮食结构、中药辨证论治、针灸推拿、运动养生、情志调节这几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之一。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如玉米、芹菜、香蕉等。这些食物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使大便易于排出。同时,要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肠道的不良刺激,保持肠道正常的传导功能。

2.中药辨证论治:根据便秘患者的不同症状、体征等进行辨证分型,常见的证型有热秘、气秘、冷秘、虚秘等。热秘者多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等,治疗以清热润肠为主,可选用麻子仁丸等方剂;气秘者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腹中胀痛等,治以顺气导滞,常用六磨汤;冷秘者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等,需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可选用;虚秘又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气虚者补气润肠,如黄芪汤;血虚者养血润燥,润肠丸合适;阴虚者滋阴通便,增液汤加减;阳虚者温阳通便,济川煎可用。通过准确的辨证论治,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3.针灸推拿:针灸治疗便秘有较好的效果。常选用天枢、大肠俞、支沟、上巨虚等穴位。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节大肠的气血阴阳;大肠俞为大肠的背俞穴,二者相配可调理大肠的传导功能。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能通调大肠腑气。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推拿方面,可采用腹部按摩的方法,以同一方向打圈按摩腹部,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4.运动养生: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便秘。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运动。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通过身体的屈伸、扭转等动作,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进而改善肠道的传导功能。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两手攀足固肾腰等动作,对调节脏腑功能有积极意义。另外,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也能增强胃肠蠕动,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大便通畅。

5.情志调节:情志失调可影响脏腑功能,导致便秘。长期的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可使肝气郁结,影响大肠的传导。保持心情舒畅至关重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舒缓情绪,使肝气条达,气血通畅,大肠传导功能正常。

在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便秘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便秘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的可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定时排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