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中西医如何治疗便秘

2024.12.27 21:32

中西医治疗便秘的方法有调整饮食结构、使用药物、按摩推拿、运动锻炼、调节情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1500-2000mL的水,使粪便松软易于排出。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肠道的不良刺激。

2.使用药物:中医方面,根据辨证论治,可使用麻子仁丸等方剂润肠通便。对于实热便秘有较好疗效。西医常用的有容积性泻药如硫酸镁,通过吸收水分增加粪便容积来通便;还有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可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水分增多而排便。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等则是刺激肠黏膜促进蠕动,但不宜长期使用。

3.按摩推拿:中医按摩推拿对便秘有一定帮助。例如顺时针按摩腹部,按照肠道走向进行按摩,可促进肠道蠕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2-3次。还可以按摩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用手指按压有酸胀感,可调节胃肠功能,改善便秘症状。

4.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便秘。像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都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散步时身体的晃动能够带动肠道的蠕动,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瑜伽中的一些扭转动作,能按摩腹部器官,增强肠道功能。运动可以增加腹肌和盆底肌的力量,有助于排便。

5.调节情志:情志因素对便秘也有影响。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胃肠功能。中医认为肝郁气滞可导致便秘。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情绪。当情志舒畅时,胃肠的神经调节功能也能恢复正常,有助于改善便秘状况。

在治疗便秘时,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方法,都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便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便秘持续时间较长且伴有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的可能。同时,在使用药物时要遵循医嘱,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