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应激性心肌病是什么意思

2024.09.10 18:14

应激性心肌病是指在强烈精神刺激或躯体应激等情况下,出现左心室心尖部呈球形扩张,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综合征,但冠状动脉通常没有明显狭窄或阻塞。

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与多种应激因素密切相关。当机体遭受突然的、剧烈的心理或生理应激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异常反应,导致心肌顿抑和心功能障碍。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突发的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心电图可出现类似心肌梗死的改变,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特征性的心尖部膨隆和运动减弱。虽然应激性心肌病在急性期可能病情严重,但经过适当的治疗和恢复,大部分患者的心功能可以逐渐改善甚至完全恢复正常。

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应激源,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逐渐受到关注。不仅可见于重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突发灾难等,也可能与严重的躯体疾病、手术、药物不良反应等有关。对于这种疾病,早期识别和诊断至关重要,需要与真正的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进行仔细鉴别。在治疗方面,除了针对心脏功能的支持治疗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以促进身心的全面康复。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心理应激与心脏健康关系的认识,也有助于预防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