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直肠小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2025.01.02 14:38

直肠小息肉的引起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饮食因素、炎症刺激、遗传因素、年龄增长、不良生活习惯。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因素: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容易导致直肠小息肉的产生。高脂肪食物可使肠道内胆汁酸分泌增加,胆汁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可产生致癌物质,刺激肠黏膜形成息肉。而低纤维食物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有害物质与肠黏膜的接触时间。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减少息肉发生风险。

2.炎症刺激:直肠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肠黏膜在炎症反复刺激下,黏膜上皮细胞不断增生修复,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积极治疗肠道炎症性疾病,可减轻炎症对肠黏膜的刺激,降低息肉形成的可能性。

3.遗传因素:某些息肉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种由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的息肉病,患者的基因突变会使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大量息肉。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加强定期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息肉。

4.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直肠黏膜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平衡可能被打破,细胞更容易出现异常增生,从而导致息肉的形成。年龄越大,直肠小息肉的发病风险越高。中老年人应重视定期的肠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息肉并进行干预。

5.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与直肠小息肉的发生有关。吸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和酒精都会对直肠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影响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而缺乏运动可导致肠道蠕动减慢,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息肉发生的几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要关注肠道健康,如出现便血、腹痛、腹泻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