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气虚血瘀证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025.07.09 08:32

气虚血瘀证的诊断依据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舌象脉象及病因病机综合分析。该证候以气虚推动无力与血行不畅共见为特征,需满足气虚与血瘀的双重证据链。

典型表现包括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气虚症状,同时存在固定刺痛、面色晦暗、唇甲青紫等血瘀征象。舌诊多见舌淡胖有齿痕伴紫暗瘀斑,脉象沉细涩或结代。病程中常见久病耗气或劳倦过度病史,气虚导致血行迟滞,瘀血内停又进一步阻碍气机,形成恶性循环。辅助检查可见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客观指标支持。

鉴别时需排除单纯气虚或血瘀证,警惕虚实夹杂证候。问诊需重点了解症状的动静特点,如活动后气短加重与疼痛夜间加剧的关联性。舌脉合参尤为关键,单凭舌紫不可妄断,需结合脉象无力确认气虚本质。治疗时应避免过用破血药加重气虚,宜采用益气活血法,动态观察症状改善与舌脉变化。现代医学中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出现类似表现时,可参考本证进行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