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路梗阻是什么病

2025.10.11 17:41

尿路梗阻是指尿液从肾脏流向膀胱或从膀胱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的病理状态。这种梗阻可能发生在尿路的任何部位,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病因多样,严重时可引发肾功能损害或其他并发症。

尿路梗阻的病因包括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先天性畸形或外部压迫等。结石是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输尿管结石,可能突然引发剧烈腰痛或血尿。肿瘤或前列腺增生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尿频。先天性畸形如尿道狭窄多见于儿童。梗阻程度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轻度可能仅有无症状的肾积水,重度则可能导致尿闭、感染甚至肾衰竭。诊断需结合超声、CT或尿动力学检查,明确梗阻部位和原因。

及时就医是关键,尤其是出现排尿困难、腰痛或血尿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延误治疗。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减少结石风险;前列腺增生患者应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遵医嘱随访,监测肾功能。妊娠期女性出现尿路梗阻需谨慎处理,避免影响胎儿。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需注意预防感染。尿路梗阻的预后与病因和治疗时机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多数可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