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小肝功能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2025.01.17 14:36

小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碱性磷酸酶。具体分析如下:

1.血清转氨酶:血清转氨酶是肝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指标,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种酶在肝细胞中含量丰富,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ALT主要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而AST则不仅存在于肝脏,还存在于心脏、肌肉等组织,因此在评估肝功能时,通常会结合ALT和AST的比值进行分析。

2.血清总胆红素: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一种黄色色素,主要由肝脏代谢。血清总胆红素的升高通常提示肝脏的代谢功能受损,可能与肝炎、肝硬化、胆道梗阻等疾病有关。总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主要由肝脏处理后排泄,间接胆红素则是未经过肝脏处理的形式。通过分析这两者的比例,可以更好地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

3.血清白蛋白: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重要蛋白质,主要负责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以及运输多种物质。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通常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可能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相关。白蛋白的正常范围通常在35-55克/升,当其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会引起水肿、腹水等临床表现,因此在评估肝功能时,白蛋白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4.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的重要指标,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通常提示肝脏功能受损,可能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关。正常情况下,凝血酶原时间应在12-15秒之间,若超过此范围,可能意味着肝脏的合成功能显著下降,需进一步检查和干预。

5.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存在于肝脏、骨骼、肠道等组织中的酶,主要参与磷酸酯的水解反应。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升高通常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骨病等有关。在肝功能检查中,碱性磷酸酶的升高常常提示胆汁淤积或肝细胞损伤,因此结合其他肝功能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通过以上小肝功能检查项目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肝脏疾病,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