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霉菌炎是怎么引起的

2025.04.16 11:03

霉菌炎是由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局部潮湿环境、糖尿病控制不佳、卫生习惯不良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机体对霉菌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长期患病、营养不良、压力过大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霉菌炎。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或活性不足导致无法有效清除入侵的霉菌,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2.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可能破坏正常菌群平衡,导致霉菌过度繁殖。阴道、口腔或肠道等部位的共生菌群被抑制后,霉菌失去竞争性抑制,迅速增殖并引发感染。滥用广谱抗生素尤其容易诱发霉菌炎。

3.局部潮湿环境:皮肤或黏膜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会促进霉菌生长。例如,穿着不透气的衣物、未及时擦干身体褶皱部位、长时间使用尿布等,均可能造成局部湿度升高。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加速,进而侵犯皮肤或黏膜组织。

4.糖尿病控制不佳: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组织内糖分含量增加,为霉菌提供丰富的营养来源。同时,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和免疫功能受损,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血糖控制不良时,霉菌更容易在皮肤、阴道等部位定植并引发炎症。

5.卫生习惯不良: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增加接触霉菌的机会。例如,共用毛巾、不勤换内衣、如厕后清洁不当等行为,均可能导致霉菌传播或滋生。局部清洁不足时,死皮细胞、分泌物等物质堆积,为霉菌繁殖创造条件。

霉菌炎的预防需结合病因针对性调整生活习惯,同时加强基础疾病管理。早期发现症状并及时干预有助于避免病情加重,必要时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