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中医是怎么治疗高血压的

2025.03.24 17:51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疏肝理气、健脾化湿、补肾固本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调理气血:中医认为高血压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常用穴位包括太冲、合谷等,结合中药如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达到调节血压的效果。

2.平衡阴阳:高血压常表现为阴阳失衡,中医通过中药调理,如使用天麻、钩藤等平肝潜阳,或熟地、山茱萸等滋阴补肾,恢复阴阳平衡,从而稳定血压。

3.疏肝理气:情绪波动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中医强调疏肝解郁,使用柴胡、郁金等疏肝理气药物,配合情志调节,缓解精神压力,降低血压。

4.健脾化湿:中医认为湿浊内阻可导致血压升高,通过健脾化湿的方法,如使用茯苓、白术等药物,改善脾胃功能,祛除体内湿气,从而降低血压。

5.补肾固本:高血压与肾虚密切相关,中医通过补肾固本,使用枸杞、杜仲等药物,增强肾脏功能,调节体内水液代谢,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

中医治疗高血压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不仅关注血压的降低,更注重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长期调理,中医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