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中医怎么治

2025.03.07 20:05

高血压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理和情志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1.中药调理:中医认为高血压多与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血不足等有关,常用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等方剂进行调理。中药通过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达到降压效果。例如,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2.针灸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降低血压。常用穴位包括太冲、曲池、合谷等。针灸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紧张,从而有效控制血压。例如,太冲穴位于足背,具有平肝潜阳、疏肝理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通过手法刺激经络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降低血压。常用手法包括揉、按、推、拿等。推拿按摩能够放松身心,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血压的稳定。例如,按摩太阳穴和风池穴可以缓解头痛和眩晕症状。

4.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多食用富含钾、镁的食物,如芹菜、菠菜、香蕉等。饮食调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例如,芹菜富含钾元素,具有利尿降压的作用。

5.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血压的稳定。情志调节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精神压力,改善情绪状态,从而降低血压。例如,练习太极拳、气功等可以调节情志,缓解压力。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多种方法综合施治,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中医治疗高血压不仅关注症状的缓解,更注重病因的消除和体质的改善,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