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血小板输注指征有哪些

2024.12.27 08:12

血小板输注指征主要包括:预防性输注、治疗性输注、手术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具体分析如下:

1.预防性输注:对于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的患者,为预防出血风险,可进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2.治疗性输注:针对已有明显出血症状的患者,如皮肤黏膜出血、尿血、便血等,需进行血小板输注以控制出血。

3.手术患者:对于进行大手术的患者,为降低术中、术后出血风险,需在术前或术中进行血小板输注。

4.出血性疾病患者:对于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血小板输注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5.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对于患有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毒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可进行血小板输注以改善凝血功能。

血小板输注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病情和患者需求,合理应用血小板输注可以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治疗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需严格掌握输注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注,以减少输血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