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黄疸是什么引起的

2024.11.19 09:21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胆红素是一种橙黄色的色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的破坏。正常情况下,胆红素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最终随胆汁排出体外。当这个代谢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就可能导致胆红素在体内堆积,从而引发黄疸。例如,红细胞破坏过多,像溶血性疾病,大量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过多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肝脏功能受损时,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肝脏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还有胆汁排泄受阻,像胆管结石、胆管癌等堵塞胆管,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都会引起黄疸。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皮肤、巩膜等部位出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要准确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既往病史、用药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因。同时,黄疸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肝脏负担。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饮酒,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果是新生儿出现黄疸,家长要密切观察黄疸的变化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或治疗,如适当晒太阳等,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