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包虫病是怎么得的

2025.03.06 10:21

肝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棘球绦虫的幼虫在肝脏内形成包囊,导致肝脏组织受损和功能障碍。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摄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或与携带虫卵的动物接触。

棘球绦虫的生活史涉及多个宿主。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科动物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在土壤、水源中存活较长时间。人类通过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或与携带虫卵的犬科动物接触后未彻底清洁双手,导致虫卵进入消化道。虫卵在人体内孵化,释放出幼虫,幼虫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形成包囊。包囊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肝脏肿大、疼痛、黄疸等症状。

预防肝包虫病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避免食用未经彻底清洗的蔬菜、水果,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与犬科动物接触后,务必彻底清洁双手。定期为宠物犬进行驱虫治疗,减少虫卵排放。在流行地区,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提高居民对肝包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确诊后采取手术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