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包虫病是怎么得的

2025.03.05 16:30

肝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棘球绦虫的幼虫在人体肝脏内寄生并形成包囊,导致肝脏组织受损和功能障碍。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摄入被棘球绦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或与携带虫卵的动物接触后未彻底清洁双手。

棘球绦虫的生活周期涉及中间宿主和终宿主。中间宿主通常是羊、牛等家畜,终宿主则是狗、狼等犬科动物。虫卵随终宿主的粪便排出,污染环境。人类作为偶然中间宿主,误食虫卵后,虫卵在肠道内孵化,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在肝脏内定居并发育成包囊。包囊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腹痛、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包囊破裂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腹腔感染。

预防肝包虫病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尤其是疫区。与动物接触后,务必彻底清洁双手。定期为家犬驱虫,防止其成为棘球绦虫的终宿主。在疫区工作或生活时,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减少感染风险。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确诊后尽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