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气管切开后怎么护理

2025.03.11 11:56

气管切开后护理需注意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定期更换敷料、监测生命体征、提供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气道通畅:气管切开后,确保气道通畅是首要任务。需定期检查气管套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避免套管移位或脱落。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防止痰液黏稠堵塞气道。定期吸痰,保持气道清洁,避免痰液积聚。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干燥刺激气道。

2.预防感染:气管切开后,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感染风险增加。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气管套管和敷料。使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切口周围,预防局部感染。定期进行气道分泌物培养,监测感染情况。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避免患者接触感染源,如感冒人群等。

3.定期更换敷料:气管切开后,切口周围敷料需定期更换,保持清洁干燥。更换敷料时,需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液等异常及时处理。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切口,避免污染。更换敷料时,动作轻柔,避免刺激切口。定期评估切口愈合情况,必要时进行二次缝合。

4.监测生命体征:气管切开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定期进行血气分析,评估患者氧合情况。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深度,如有异常及时处理。监测患者体温,预防感染。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5.提供心理支持:气管切开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手术目的和护理措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鼓励患者表达感受,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适应气管切开后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

气管切开后护理需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