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胃炎

2025.02.01 15:53

胃炎的判断可从症状表现、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检查、病史情况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症状表现:胃炎患者通常会有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上腹部疼痛可能为隐痛、胀痛或灼痛,疼痛没有规律性,有时在进食后加重,有时空腹时也会疼痛。腹胀感可能在进食后更为明显,感觉胃部胀满不适。恶心和呕吐可能会在进食不当或者胃部受到刺激时发生,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食欲不振会导致患者食量减少,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

2.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常常与胃炎的发生相关。如果经常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烈酒等,或者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过度节食、不定时进餐等,都可能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炎。另外,长期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也会对胃黏膜产生不良刺激,增加胃炎的发病风险。当出现上述不良饮食情况且伴有胃部不适症状时,有可能是得了胃炎。

3.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通过检测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同时又有胃部不适症状,如嗳气、口臭、上腹部隐痛等,患胃炎的可能性较大。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生存繁殖,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导致胃黏膜发炎。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胃镜检查时取组织进行检测等。

4.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炎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在胃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胃黏膜的情况,如是否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等炎症表现。如果发现胃黏膜存在这些异常改变,就可以确诊为胃炎。同时,胃镜检查还可以对病变组织进行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排除胃癌等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不过,胃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检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

5.病史情况:如果患者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病史,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抗生素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引发胃炎。另外,有胃部手术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或者家族中有胃炎、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史的人群,患胃炎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当这类人群出现胃部不适症状时,应高度怀疑胃炎的可能。

在判断是否得了胃炎时,不能仅凭单一因素就下结论。如果出现疑似胃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准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