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引起纵隔气肿的原因有哪些

2024.12.31 08:14

纵隔气肿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剧烈咳嗽、食管穿孔、肺泡破裂、颈部手术并发症、胸部创伤。具体分析如下:

1.剧烈咳嗽:剧烈咳嗽时胸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导致肺泡破裂,气体沿肺血管周围鞘膜进入纵隔,引起纵隔气肿。一般在咳嗽缓解后,气肿可能会逐渐减轻。如果是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咳嗽,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2.食管穿孔:食管异物、内镜检查或食管本身病变等都可能导致食管穿孔。食管内的气体通过穿孔处进入纵隔,从而引发纵隔气肿。对于食管穿孔,需要根据穿孔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可能采取保守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修复食管。

3.肺泡破裂:多种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导致肺泡壁结构破坏,在一些诱因下如用力屏气等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肺间质,再沿血管鞘等进入纵隔。针对肺部基础疾病进行规范治疗,如哮喘患者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有助于减少肺泡破裂的风险。

4.颈部手术并发症:颈部手术如甲状腺手术等,如果术中损伤气管或食管等结构,气体可进入纵隔。手术操作时应仔细,尽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一旦发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小的损伤可能通过保守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修复。

5.胸部创伤:胸部受到严重的外力撞击等创伤时,可使气管、支气管破裂或肺泡破裂,气体进入纵隔。对于胸部创伤患者,需要及时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胸腔闭式引流等,必要时手术修复损伤的器官。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屏气等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疑似纵隔气肿的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