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盆腔炎是怎么形成的

2025.04.02 17:20

盆腔炎的形成主要与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不良卫生习惯、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细菌感染:盆腔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尤其是来自阴道的细菌上行感染。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多种细菌共存,维持微生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大量繁殖,可能通过宫颈进入子宫、输卵管和盆腔,引发炎症。细菌感染可能由多种因素诱发,如不洁性行为、阴道冲洗过度等。

2.性传播疾病: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盆腔炎的主要性传播病原体。这些病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宫颈后可能进一步扩散至盆腔。性传播疾病引起的盆腔炎往往症状较重,且容易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不孕等严重后果。

3.宫腔操作:人工流产、刮宫、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宫腔操作可能损伤生殖道黏膜,为细菌入侵提供机会。操作过程中若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更易引发感染。宫腔操作可能改变阴道微环境,降低局部防御能力,增加感染风险。

4.不良卫生习惯: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不及时更换内衣裤、性生活前后不清洁等不良卫生习惯都可能增加盆腔感染的风险。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外阴和阴道细菌滋生,进而上行感染至盆腔。长期保持不良卫生习惯还可能破坏阴道正常菌群,降低局部免疫力。

5.免疫力下降: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下降是盆腔炎的重要诱因。长期疲劳、精神压力大、营养不良、患有慢性疾病等都可能削弱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时,生殖道局部防御功能减弱,难以有效抵御病原体入侵,容易发生感染。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盆腔炎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都有助于降低盆腔炎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发生的盆腔炎,应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配合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以控制炎症,预防并发症。同时,加强营养,适当锻炼,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