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塞后饮食应该如何调理

2025.03.07 20:05

心肌梗塞后应注重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总热量、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保持饮食规律。具体分析如下:

1.低盐低脂饮食:心肌梗塞后,患者应严格控制盐分和脂肪的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高脂饮食则容易导致血脂异常,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脂肪摄入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等。

2.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心肌梗塞患者应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建议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0克,可通过增加粗粮、绿叶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来实现。

3.控制总热量:心肌梗塞后,患者应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建议根据个人体重、活动量和病情,制定合理的每日热量摄入计划。避免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如甜点、含糖饮料等,适量增加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豆制品等。

4.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脏功能。心肌梗塞患者应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坚果和绿茶。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多酚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

5.保持饮食规律:心肌梗塞后,患者应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规律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减少心脏负担。建议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夜间进食过多,适量增加餐次,如早餐、午餐、晚餐和两次加餐,确保营养均衡和能量供应。

心肌梗塞后的饮食调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和营养需求。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预防病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