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得了心肌梗塞应该如何治疗

2025.03.07 20:04

心肌梗塞的治疗包括及时就医进行急救、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恢复血流、心脏康复改善心功能以及生活方式调整降低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进行急救:心肌梗塞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送往医院。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心脏负担。急救人员会进行初步处理,如给予氧气、硝酸甘油等,以缓解症状并稳定病情。

2.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药物治疗是心肌梗塞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胸痛、降低心脏负荷、预防血栓形成和减少心肌损伤,从而降低复发风险。

3.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恢复血流:对于心肌梗塞患者,介入治疗是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的重要手段。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病变部位后,医生会进行支架植入术,将支架放置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中,以恢复血流。介入治疗可以迅速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肌坏死面积,提高患者生存率。

4.心脏康复改善心功能:心脏康复是心肌梗塞患者恢复期的重要环节。通过有计划的运动训练、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患者可以逐步恢复体力,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心脏康复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再次发生心肌梗塞的风险。

5.生活方式调整降低风险:心肌梗塞患者需要长期进行生活方式调整,以降低复发风险。这包括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管理血压和血糖等。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从而降低心肌梗塞的复发率。

心肌梗塞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家庭成员和社会支持系统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帮助,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