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糖尿病会导致血小板低吗

2024.09.06 17:53

糖尿病有可能导致血小板降低。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对身体多个系统和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糖尿病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一方面,高血糖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异常,同时可能影响骨髓的造血微环境,干扰血小板的生成;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这些病变可能影响血小板的寿命和代谢,使其更容易被破坏和清除。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有其他并发症,如肾脏病变等,也可能间接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血小板降低并非糖尿病的典型或特异性表现。当糖尿病患者发现血小板降低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糖尿病直接导致的,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多种因素。可能需要进一步详细检查,如排查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影响、感染等。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措施,维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可以减少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降低出现血小板异常等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并且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指标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