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叫多发性子宫肌瘤

2025.05.16 08:20

多发性子宫肌瘤是指子宫内同时存在两个或以上的良性平滑肌瘤。这类肌瘤由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属于妇科常见肿瘤,好发于30-50岁育龄女性。其数量、大小及生长位置存在个体差异,可能分布在子宫浆膜下、肌壁间或黏膜下,临床表现为经量增多、盆腔压迫等症状,部分患者也可无症状。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雌激素水平过高、遗传易感性及生长因子失调等因素相关。长期雌激素刺激可能促进肌瘤细胞增殖,而孕激素则可能加速其生长。肌瘤数量较多时,易导致宫腔形态改变,引发月经周期紊乱、贫血或不孕等问题。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必要时需结合磁共振成像评估肌瘤具体位置与血流状况。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年龄、生育需求及症状严重程度,包括药物控制激素水平、微创手术剔除肌瘤或全子宫切除术等。绝经后肌瘤通常自然萎缩,但快速增大需警惕恶变可能。

日常需定期监测肌瘤变化,尤其出现异常出血、尿频或下腹坠胀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滥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化妆品,保持合理体重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备孕女性若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影响宫腔形态,建议孕前干预以减少流产风险。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复查,关注卵巢功能与盆底健康。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限制红肉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抑制肌瘤生长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