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年人脑梗塞怎么办

2025.08.01 08:56

老年人脑梗塞需及时就医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尽早开展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及适度运动。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脑梗塞发生后4.5小时内是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超过时间窗可考虑动脉取栓。治疗需由专业医生评估病情后实施,以尽快恢复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加重。

2.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可预防血栓再次形成,房颤患者需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防止脑梗塞复发或出血风险。

3.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压过高易导致血管破裂或再梗塞,需将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应维持血糖达标,避免血管内皮持续损伤。定期监测指标,联合用药管理。

4.尽早开展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病情稳定后48小时即可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吞咽训练等。后续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坐立、步行等练习,促进神经功能代偿,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5.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及适度运动: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选择快走、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改善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意外。

脑梗塞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头部剧烈晃动。恢复期密切观察语言、肌力变化,出现头痛呕吐立即就医。家属应协助记录用药时间及不良反应,定期复查头颅影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或突然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