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怎么判断为细菌性痢疾

2025.10.09 17:11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史综合判断。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腹痛、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结合粪便培养检出志贺菌属可确诊。

典型症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骤,常伴随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排便时加重,便次频繁但量少,呈黏液脓血样,伴有明显里急后重感。部分病例可能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粪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及吞噬细胞。确诊需依赖粪便培养分离出志贺菌,或采用PCR技术检测细菌特异性基因。流行病学史如接触不洁饮食、疫区旅居史或集体发病情况,可辅助诊断。

诊断时需注意与其他感染性腹泻鉴别。阿米巴痢疾粪便呈果酱样,镜检可见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病毒性肠炎多为水样便,无脓血;霍乱则表现为剧烈呕吐、米泔水样便。治疗前应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耐药性产生。重症患者需及时补液纠正脱水,轻症可口服补液盐。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及接种相关疫苗。出现症状后应隔离至粪便培养阴性,防止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