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食管裂孔疝是怎么引起的

2025.02.16 14:09

食管裂孔疝主要由食管发育不全、腹内压增高、食管裂孔扩大、手术创伤、肥胖等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食管发育不全:食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发育异常,例如食管缩短等情况,会导致食管与胃的连接部位结构不稳定。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食管发育不全时,这种结构功能被破坏,胃容易通过食管裂孔上移形成疝。在治疗方面,对于先天性食管发育不全导致的食管裂孔疝,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发育异常情况进行手术修复,以重建食管和胃的正常解剖关系。

2.腹内压增高:长期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等都可使腹内压增高。腹内压持续升高时,会对腹腔内的脏器产生向上的压力,胃就容易被挤压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形成疝。对于腹内压增高引起的食管裂孔疝,需要积极治疗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原发病,如止咳、通便、解除尿路梗阻等,以降低腹内压,缓解对食管裂孔的压力。

3.食管裂孔扩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裂孔周围的肌肉组织会逐渐松弛,导致食管裂孔扩大。另外,一些先天性因素也可能使食管裂孔本身就比较宽大。食管裂孔扩大后,胃就更容易通过这个扩大的裂孔进入胸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缩小食管裂孔。

4.手术创伤:胸部或上腹部的手术可能会对食管裂孔周围的组织造成损伤。手术过程中如果损伤了食管裂孔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结构,会破坏食管裂孔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得胃更容易向上移位形成食管裂孔疝。对于手术创伤导致的食管裂孔疝,若疝较小且症状不明显,可先观察;若疝较大或出现严重症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修复受损的食管裂孔结构。

5.肥胖: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较多,会增加腹腔内的压力,同时肥胖可能会导致食管裂孔周围的脂肪组织增多,使食管裂孔相对松弛。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食管裂孔疝的发病风险。肥胖患者需要通过健康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来减轻体重,以降低腹内压,减少对食管裂孔的不良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以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减轻食管裂孔疝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