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2025.02.20 18:13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禁食、积极补液、控制疼痛、抗感染治疗、手术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早期禁食:早期禁食是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首要原则,目的是减少胰腺的分泌负担。禁食可以有效降低胰腺的刺激,减少胰液的分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通常建议在急性发作的前48小时内禁食,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渐恢复饮食。恢复饮食时,应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通饮食,以避免再次刺激胰腺。

2.积极补液: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积极补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胰腺炎会导致体液丢失,患者常常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需要通过静脉补液来维持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补液的方式通常包括生理盐水和乳酸林格液等,补液的速度和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有效的循环和肾功能。

3.控制疼痛:疼痛是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常见的症状,控制疼痛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来缓解疼痛,具体用药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耐受情况进行选择。疼痛控制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有助于改善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

4.抗感染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可能伴随感染,尤其是胆道感染,因此抗感染治疗是必要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感染治疗不仅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合理原则,避免滥用。

5.手术干预: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干预是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必要措施。若患者出现胆道梗阻、胰腺坏死或脓肿等并发症,手术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手术的方式可以包括胆道引流、胰腺切除等,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全身状况来决定。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监护和恢复,以确保良好的预后。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全身状况及并发症的可能性,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