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心脑血管疾病饮食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2025.08.11 14:18

心脑血管疾病饮食需控制盐分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增加膳食纤维、保持适量蛋白质、避免高糖饮食。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盐分摄入:过量钠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每日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及高盐调味品。选择新鲜食材,烹饪时减少酱油、味精等含钠调料,可通过香辛料或天然食材提味。

2.限制高脂肪食物:高脂饮食易引发血脂异常,加速动脉硬化。减少动物油脂、油炸食品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肥肉、奶油、糕点等。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来源,如深海鱼、坚果和植物油,但需控制总量。

3.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水平。多食用全谷物、杂豆、蔬菜和水果,如燕麦、糙米、芹菜、苹果等。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需逐步增加以避免胃肠不适。

4.保持适量蛋白质:优质蛋白质是维持血管弹性和修复组织的关键。选择瘦肉、鱼类、蛋类和豆制品,避免过量红肉及内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约1-1.2克,均衡分配至三餐。

5.避免高糖饮食:过多糖分会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影响心血管健康。减少含糖饮料、甜点及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白糖、蜂蜜、白面包等。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糙米、红薯,控制总热量摄入。

饮食调整需结合个体情况,避免极端节食或暴饮暴食。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配合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若存在其他慢性病或特殊体质,应咨询专业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