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中医如何治疗胰腺炎

2025.01.12 14:51

中医治疗胰腺炎主要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方剂、针灸、推拿、饮食调理、情志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1.中药方剂:中药治疗胰腺炎需根据不同证型用药。如肝郁气滞型,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芍药等药物可疏肝理气,缓解疼痛。对于脾胃湿热型,清胰汤加减较为常用,大黄、芒硝等通腑泄热,清除湿热之邪,改善胃肠功能,减轻胰腺炎症。中药方剂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从根本上改善胰腺炎患者的内环境,促进病情恢复。

2.针灸:针灸在胰腺炎治疗中有一定作用。常选取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针刺可调节胃肠功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减轻腹胀、腹痛等症状。中脘穴位于胃脘部,是治疗脾胃疾病的重要穴位,能和胃健脾。内关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缓解恶心、呕吐等不适。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功效,有助于缓解胰腺炎的症状。

3.推拿:推拿也是中医治疗胰腺炎的手段之一。通过按摩腹部相关穴位和经络,如顺时针摩腹,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按摩脾俞、胃俞等背部穴位,能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可使气血流通顺畅,减轻胰腺局部的气血瘀滞状况,从而缓解疼痛、腹胀等症状,对胰腺炎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4.饮食调理:饮食在胰腺炎的中医治疗中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发病初期,需禁食,待病情缓解后,可逐渐进食米汤、藕粉等流食。随着病情进一步好转,可增加山药粥、南瓜粥等具有健脾益胃功效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防加重脾胃负担,导致病情反复。合理的饮食调理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为胰腺炎的康复奠定基础。

5.情志调节:情志因素对胰腺炎的发生发展有影响,中医重视情志调节。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因为情志不舒可导致肝郁气滞,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舒缓情绪,使肝气条达,脾胃升降有序,有利于胰腺炎的治疗和康复。

中医治疗胰腺炎过程中,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同时,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病情严重或出现紧急情况,应及时就医,必要时结合西医治疗手段,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