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梗容易引起什么并发症

2025.03.24 17:51

心梗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室壁瘤等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心律失常:心梗后心肌缺血坏死导致电活动异常,常见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时可发生心室颤动,危及生命。心肌细胞坏死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电信号紊乱,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需及时进行心电监护和抗心律失常治疗。

2.心力衰竭:大面积心肌坏死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心肌细胞不可逆性损伤使心脏泵血能力降低,左心衰竭表现为肺淤血,右心衰竭表现为体循环淤血,需积极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

3.心源性休克:心梗后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出现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休克表现。大面积心肌坏死使心脏无法维持有效循环,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需立即进行升压、强心等抢救措施,必要时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4.心脏破裂:心梗后坏死心肌组织脆弱,在心脏收缩压力下易发生破裂,常见于左心室游离壁,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心肌细胞坏死使心室壁变薄,在心脏收缩时承受不住压力而破裂,血液涌入心包腔,需紧急进行心包穿刺和外科手术修补。

5.室壁瘤:心梗后坏死心肌被纤维组织替代,在心脏收缩压力下向外膨出形成瘤样结构,影响心脏功能。心肌细胞坏死区域被瘢痕组织取代,失去收缩能力,在心脏收缩时向外膨出,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心梗后除上述并发症外,还可能出现血栓栓塞、心包炎、乳头肌功能不全等严重问题。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坏死的范围、部位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及时干预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心梗患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遵医嘱规范用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