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完全性骨折包括哪些

2025.07.23 08:37

完全性骨折包括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具体分析如下:

1.横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垂直,多由直接暴力导致。骨折端整齐,稳定性较好,但愈合时间较长。常见于四肢长骨,如肱骨或胫骨。治疗需复位固定,避免移位影响愈合。

2.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呈一定角度,多由间接暴力引起。骨折端接触面积较小,稳定性较差,易发生移位。多见于长骨骨干,如股骨或尺骨。需精确复位并加强固定以防止二次损伤。

3.螺旋形骨折:骨折线呈螺旋状环绕骨干,多由扭转暴力导致。骨折端不规则,稳定性差,易伴随软组织损伤。常见于胫骨或肱骨。治疗需特别注意复位后的稳定性,避免旋转畸形愈合。

4.粉碎性骨折:骨折处断裂成三块以上,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骨折端极不稳定,常伴随严重软组织损伤或血管神经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伤。治疗需手术固定,必要时植骨促进愈合。

5.压缩性骨折:骨组织因垂直压力而塌陷,多见于松质骨。常见于脊椎或跟骨,骨质疏松患者更易发生。治疗需恢复骨高度并加强支撑,避免后期畸形或功能障碍。

骨折后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导致二次损伤。固定期间需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饮食应补充钙质与蛋白质,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康复过程中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防止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