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排便时流血是不是炎症性肠病

2024.09.25 08:33

排便时流血不一定就是炎症性肠病。

排便时流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原因较为多样。炎症性肠病确实可能导致排便流血,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除了炎症性肠病,还有很多其他情况会引起这种现象。比如,痔疮是导致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当痔疮破裂时,会在排便过程中有鲜血流出。肛裂也会在排便时因肛管皮肤撕裂而出现便血,同时伴有剧烈疼痛。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病变也可能引起排便时流血。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时,也可能出现便血。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引起的便血往往具有一定特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便血通常与腹泻、腹痛等症状同时出现,血液可混在粪便中,或表现为便后滴血,严重时可出现大量鲜血便。克罗恩病患者便血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因肠道炎症、溃疡、穿孔等导致出血。仅凭便血这一症状并不能确诊炎症性肠病,还需要结合其他表现,如腹痛的性质和部位、腹泻的次数和粪便性状、有无发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相关的检查,如结肠镜、病理检查、血液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仔细鉴别其他可能导致便血的疾病,以避免误诊和漏诊。对于出现排便时流血的患者,不应自行判断或盲目用药,而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只有准确诊断,才能给予恰当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