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肝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2025.02.16 13:59

慢性肝衰竭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病毒长期感染肝脏,不断对肝细胞造成损害。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细胞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会损伤肝细胞。随着时间推移,肝细胞大量受损、坏死,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肝衰竭。

2.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是主要病因。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可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同时,酒精还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肝脏炎症反应持续存在,长期积累下肝脏逐渐纤维化,进而发展成慢性肝衰竭。

3.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肝毒性。例如抗结核药物、抗生素等,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过程中,可能干扰肝细胞正常的代谢途径,破坏肝细胞的膜结构,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如果在用药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并调整,持续的肝损伤可发展为慢性肝衰竭。

4.自身免疫性肝病:机体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组织是其发病机制。像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系统将肝细胞视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启动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随着病情进展,肝脏功能不断下降,最终可导致慢性肝衰竭。

5.遗传代谢性肝病:这类疾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肝脏内某些物质代谢异常。例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体内铜代谢紊乱,铜在肝脏等器官过度沉积,对肝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损害肝脏结构和功能,长期发展可引发慢性肝衰竭。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度饮酒,谨慎使用可能有肝毒性的药物,积极预防病毒性肝炎,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肝脏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脏问题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