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猝死是怎么发生的

2025.03.07 20:05

猝死通常由心脏骤停、脑血管意外、急性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中毒等因素引发。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猝死最常见的原因,通常由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引起。心脏骤停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全身器官迅速缺氧,尤其是大脑。心肌梗死、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都可能引发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发生后,若未在短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患者将在几分钟内死亡。

2.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是猝死的另一重要原因。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畸形引起,而脑梗死则多由血栓或栓塞导致。脑血管意外会迅速破坏脑组织,导致意识丧失和呼吸心跳停止。脑干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尤其危险,可在短时间内致命。

3.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重症肺炎、急性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血液中氧气含量急剧下降,二氧化碳潴留。急性呼吸衰竭若不及时纠正,会导致全身器官缺氧,最终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猝死。

4.电解质紊乱: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可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高钾血症会抑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导致心脏停搏;低钾血症则可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电解质紊乱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药物副作用或严重腹泻呕吐等情况。

5.药物中毒:某些药物过量或误用可能导致猝死,如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抑郁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直接抑制心脏功能,或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某些药物与食物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也可能产生毒性反应。药物中毒导致的猝死通常发生迅速,且难以预测。

猝死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死亡事件,其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预防猝死需要关注潜在的健康风险,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基础疾病,避免危险因素。对于高危人群,如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更应加强监测和管理,以降低猝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