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是怎样引起的

2025.03.24 17:51

高血压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精神压力和肾脏疾病等,具体分析如下:

1.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高血压的子女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多个基因位点与血压调节相关,这些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功能异常、钠离子代谢紊乱等,从而引发高血压。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高盐饮食会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酒精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这些因素长期作用可导致血管重构,最终发展为高血压。

3.肥胖: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脂肪组织分泌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引起血压升高。肥胖者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反复缺氧也可导致血压升高。

4.精神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精神压力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持续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精神压力还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分泌,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慢性精神压力还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5.肾脏疾病:肾脏在血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各种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均可导致高血压。肾脏疾病可引起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导致血压升高。肾脏疾病还可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发生发展涉及神经、内分泌、代谢等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除上述因素外,年龄、性别、环境因素等也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合理用药等,以达到长期稳定控制血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