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哪些肠道疾病会引起便秘

2025.02.23 12:28

肠道肿瘤、肠易激综合征、先天性巨结肠、炎症性肠病、直肠脱垂等肠道疾病会引起便秘。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肿瘤:肠道肿瘤可能阻塞肠道,影响粪便正常通过。肿瘤的占位会使肠腔变窄,肠道蠕动也会受到影响。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随着其体积增大,都会对肠道功能产生干扰,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发便秘。

2.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患者的肠道动力异常,可能出现肠道蠕动过慢的情况。同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敏感性增加,对正常的肠道刺激反应过度,也会影响肠道正常的排便反射,使得粪便难以顺利排出,进而导致便秘。

3.先天性巨结肠:由于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发育不良,病变肠段持续痉挛,粪便瘀滞于近端结肠,使该段肠管肥厚、扩张。正常的肠道蠕动无法在病变肠段顺利进行,导致粪便不能正常地向肛门方向移动,从而引起便秘,并且这种便秘往往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出现,病情较为顽固。

4.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炎症会破坏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肠道的蠕动能力。同时,患者可能因为腹痛、腹泻等症状而减少进食量,导致肠道内的粪便量不足,不足以刺激肠道产生正常的排便反射,最终引起便秘,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5.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这种情况下,直肠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直肠黏膜可能会松弛、堆积,影响粪便的正常排出。而且直肠脱垂可能会伴随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盆底肌肉无法有效地协助排便,进一步加重便秘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肠道健康非常重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适量运动也能增强肠道活力,避免久坐不动。同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避免憋便,也有助于预防肠道疾病引起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