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秘会引起什么疾病

2024.12.27 16:25

便秘可能会引起肛肠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以及精神心理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肛肠疾病:便秘时,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这会使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容易引发痔疮。而且干硬的粪便可能会划破肛管皮肤,导致肛裂。长期便秘还会增加肛周脓肿、肛瘘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因为肠道内的细菌容易在粪便潴留处滋生繁殖,感染肛周组织。

2.胃肠功能紊乱:便秘会使肠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这些毒素会被肠道重新吸收,影响肠道正常的蠕动功能。肠道蠕动节律可能会被打乱,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长期下去,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进一步加重胃肠功能紊乱,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心脑血管疾病:在用力排便时,腹压会急剧升高,这会导致血压瞬间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容易引发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心脏的负担也会加重,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便秘时用力排便的危险性更高。

4.内分泌失调:肠道内的毒素堆积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可能影响激素的代谢和调节,导致皮肤油脂分泌异常,出现痤疮、粉刺等皮肤问题。内分泌失调还可能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因为激素水平的波动与月经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

5.精神心理疾病:长期便秘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如腹胀、腹痛等,这些不适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便秘问题得不到解决,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因为身体的不适和对便秘的担忧会不断加重心理负担。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蹲便或憋便,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