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如何治疗溃疡结肠炎

2024.12.28 10:40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心理调节、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疗方式。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可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对轻、中度患者效果较好。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能快速控制炎症,但长期使用有较多副作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用于激素依赖或无效的患者,可调节免疫功能。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有较好疗效,但价格较贵。

2.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病情。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炎症。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在疾病发作期可能需要适当限制,因为过多的纤维可能刺激肠道。可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鱼肉等,既能提供必要的营养,又不会给肠道造成太大负担。

3.心理调节:心理因素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影响。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患者应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运动、冥想、深呼吸等。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对病情的控制产生积极作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

4.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肠穿孔、癌变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瘘术、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等。手术可以切除病变的肠道组织,但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短肠综合征、肛门失禁等,并且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和适应。

5.中医治疗:中医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论治,如湿热蕴结型可采用清热利湿的方剂。中药灌肠也是常用的方法,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局部消炎、收敛的作用。针灸等中医手段也可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辅助改善病情。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