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源性胰腺炎怎样止疼

2025.02.03 07:52

胆源性胰腺炎止疼可通过禁食禁水、药物治疗、胃肠减压、手术治疗、补充液体等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禁食禁水:禁食禁水可减少胃酸与食物刺激胰液分泌,从而减轻胰腺负担,缓解疼痛。因为进食会促使胆囊收缩素等激素释放,进一步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加重胰腺炎症反应。在胰腺炎发作初期,严格禁食禁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一般需要持续到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恢复饮食。

2.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物如哌替啶等,可有效缓解疼痛。同时会使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像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等,减少胰液分泌,减轻对胰腺自身的消化作用,进而减轻疼痛。还会使用抗生素来控制可能存在的感染,因为感染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加剧。

3.胃肠减压:胃肠减压可引出胃内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胃肠道内压力。这样能减少胃酸反流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腺分泌,减轻胰腺负担,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通过胃管持续吸引,可有效改善患者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措施。

4.手术治疗:对于存在胆道梗阻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手术解除梗阻是缓解疼痛的根本方法。例如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解除胆管梗阻,胆汁引流顺畅后,可减轻胆管内压力对胰腺的影响,从而缓解胰腺炎相关的疼痛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来彻底解决胆源性问题。

5.补充液体:补充液体能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胰腺炎患者往往由于呕吐、禁食等原因导致大量液体丢失,补充液体可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胰腺的微循环,减轻胰腺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从而缓解疼痛。同时,这也有助于维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止疼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腹痛腹胀等症状变化,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病情的恢复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