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2025.09.28 17:07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毒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情况制定综合方案,以控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延缓疾病进展为目标。目前针对乙型、丙型等常见病毒性肝炎已有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同时结合保肝护肝、免疫调节等辅助措施,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核心,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需长期用药以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干扰素类药物可用于部分适合患者,通过调节免疫实现有限疗程的病毒控制。慢性丙型肝炎则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为主,如索磷布韦联合方案,疗程短且治愈率高。无论哪种类型,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耐药情况,及时调整方案。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可辅助改善肝细胞损伤,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度依赖。

治疗期间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合并脂肪肝或肝纤维化患者需加强代谢管理,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疫苗接种可预防重叠感染,如甲肝、乙肝疫苗。部分患者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出现乏力、胃肠道反应,需及时就医处理。妊娠期、肝功能失代偿等特殊人群需个体化评估风险。定期随访至关重要,即使病毒转阴仍需监测肝癌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并发症。社会支持与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提升长期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