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脑损伤会引起脑水肿吗

2025.08.15 17:13

颅脑损伤确实会引起脑水肿。脑水肿是指脑组织内液体异常积聚,导致脑体积增大,可能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液体从血管渗透到脑组织中,引发水肿现象。

在颅脑损伤的情况下,水肿的形成与多种机制有关。首先,直接的物理损伤会导致脑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进而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的释放会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使得液体和白细胞等物质渗入脑组织。其次,颅内压的升高也会促使水肿的形成,增加的颅内压会影响脑血流,导致缺血和缺氧,进一步加重脑细胞的损伤。脑水肿的程度与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重度损伤更容易导致显著的水肿,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脑疝和脑功能障碍。临床上,脑水肿的出现通常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严重的水肿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及时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

在处理颅脑损伤及其引起的脑水肿时,需特别注意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及时评估颅内压的情况。对于脑水肿的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药物方面,常用的脱水剂如甘露醇和呋塞米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减轻水肿。保持适当的体位、控制液体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在某些情况下,若水肿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如开颅减压,以缓解颅内压。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心理支持和功能训练也不可忽视,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早期识别和干预脑水肿对于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