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消化系统出血包括哪些

2025.02.03 10:42

消化系统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常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损害和胃癌等。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2.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病因较为复杂,包括肠道肿瘤、息肉、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等。临床表现主要为便血,便血的颜色可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为鲜红色、暗红色或柏油样便。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由肝硬化等引起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和胃底的静脉因压力增高而曲张,当曲张静脉破裂时,会发生大量出血。这种出血往往来势凶猛,出血量较大,可迅速导致患者休克,是消化系统出血中的急重症,病死率较高。

4.消化性溃疡出血: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侵蚀周围血管时可引起出血,出血量与被侵蚀血管的大小有关。患者可出现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出血后疼痛可缓解。

5.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多由应激、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胃黏膜的急性损伤导致出血。常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脑疾病等应激状态下,或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大量饮酒后。患者可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呕血、黑便。

消化系统出血是较为严重的病症,一旦发现有呕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患者在就医途中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饮酒和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肝硬化等,以预防消化系统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