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麻风病症状是什么

2025.10.09 17:11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皮肤、周围神经和黏膜。早期症状包括皮肤出现浅色或红色斑块,伴有麻木感,周围神经增粗,严重时可导致肢体畸形和残疾。

麻风病的症状表现多样,皮肤损害最为常见,如边界清晰的斑块、结节或弥漫性浸润,常伴有感觉减退或消失。周围神经受累时,可能出现神经粗大、疼痛或触痛,后期可导致肌肉萎缩、爪形手或垂足等畸形。面部损害表现为狮面、眉毛脱落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鼻黏膜损害,导致鼻塞、鼻出血,甚至鼻梁塌陷。麻风病分为结核样型、瘤型等类型,症状轻重不一,瘤型麻风传染性较强,病情进展更快。

诊断麻风病需结合临床表现、皮肤涂片查菌及病理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可避免严重后遗症。治疗采用联合化疗方案,如氨苯砜、利福平等药物,疗程通常为6个月至2年。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药物反应和病情变化。接触麻风病患者无需过度恐慌,传染性较低,但免疫力低下者需注意防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伤,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